五階段擺脫尿褲
爸媽在對寶寶進行大小便訓練之前,必須了解對剛出生的嬰兒而言,大小便是一種自然的身體反射行為,吃飽飯胃腸蠕動、溫度高低的刺激、身體的變化等等,都會讓孩子不自覺地排泄。對孩子來說,這是一件極為正常的事情,所以在教導的過程中爸媽必須溫柔的陪伴和細心教導,切勿責罵怪罪。
一般而言,孩子大便的訓練較容易,因為在正常的情況下,排便的次數較少,所以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後,孩子比較能夠正確的反應並控制排便;反而小便的訓練要困難得多,同時也必須慢些進行。在訓練前,爸媽必須先觀察孩子的膀胱功能是否已發育到能夠配合訓練的階段,像是一次的排尿量較多,而不是一整天多次少量的排尿,以及孩子小便相隔的時間能在兩小時以上等等,這些均反應出孩子是否已能知覺膀胱的壓力,有足夠的控制力來進行訓練。
而為了早點讓寶寶能自主控制大小便,建議爸媽可以在兩個月之後,利用一些刺激-反應的方式訓練寶寶大小便能力,並可循序漸進依著下述五個階段來訓練孩子,幫助孩子提早擺脫紙尿褲的束縛。
第一階段:2個月大
嬰兒2個月大時,提供最初期的「把屎」體驗。於餵完奶後,嬰兒的胃-結腸反射會刺激解便,父母應抓住此時機,從孩子的背後,用雙手從他的腋下穿過將他的大腿張開,並發出「嗯嗯」聲,引導他排便。催便時間不要長,態度不急迫,使孩子明白「訊號」與排便的關聯。
第二階段:6個月大
嬰兒6個月大時,排便次數會減少,時間也逐漸固定,請維持孩子固定時間排便的習慣。至於「把尿」,若觀察到孩子的尿褲能保持約2小時的乾爽,即可在孩子每次喝完奶後,隔0.5~1小時幫他把尿。此外,在孩子入睡前及起床後都要把尿。由於嬰兒的膀胱容量小,把尿的間隔時間不要太長,次數應較頻繁,隨著孩子慢慢長大,把尿的間隔時間可拉長,次數亦可減少。
第三階段:1歲
嬰兒滿1歲以後,模仿力強,也愈來愈懂事,可先讓他觀摩父母如何解便,開始讓孩子學習坐小便盆(市售幼兒用馬桶,或使用幼兒用馬桶蓋放在成人馬桶上,避免讓孩子產生要掉進馬桶的恐懼)。便盆請放在固定位置,養成孩子有便意時,自己去坐便盆的習慣。坐便盆的時間約5分鐘,坐的過程中可以跟孩子談一些與營養、消化、排泄、成長、健康有關的話,重點在讓孩子專心解便。
第四階段:1.5歲
幼兒1.5歲時,活動力大,又對許多事物有強烈興趣,除了要定時提醒孩子坐便盆,也要教他脫褲子(記得給他穿容易穿脫的褲子)。同時告訴孩子,如果便意很強卻來不及坐便盆時,要呼喚大人來幫忙。在訓練過程,這種狀況是難免的,千萬不要情緒化地責打孩子,令他產生心靈上的陰影;而當孩子首次告知自己要排尿,且沒有尿濕褲子時,需給予鼓勵,讓孩子加深學習印象。
第五階段:2歲
幼兒2歲時,膀胱控制力發展的更好了,多數孩子可以在白天控制大小便,下一個任務則是訓練夜間不尿床。
爸媽在訓練孩子如廁時,不僅要隨著孩子的生理成長進行,更要隨時注意孩子的心理狀況,千萬不可矯枉過正,反而讓孩子為了減低如廁次數而減少水分的攝取,造成孩子身體上的不適。而良好適當的訓練則可以有效幫助孩子及早具備控制大小便的能力,並能儘早脫下紙尿褲,自在活動!
引用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love-0406/article?mid=223&prev=619&next=168&l=f&fid=33
留言列表